百年石化:踏破荆棘 与强争锋

来源:火狐体育直播nba    发布时间:2024-02-05 18:20:48 74

  站在新世纪的曙光中回望,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石油化工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之路,留下了一串改革、创新、发展的足迹,铸就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为国民经济的坚强支柱。

  年岁稍大的人都有这么一种记忆:在旧中国,煤油叫作“洋油”,用石蜡作成的蜡烛称作“洋蜡”,这种记忆深深地烙进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成为一种永远也抹不去的痛苦。

  从汉代开始,就有有关石油的文字记载。宋朝以前,人们就把石油用于照明、润滑、防腐、医疗、制墨和制作火箭。清朝末年慢慢的开始了石油提炼。

  1907年,新世纪的曙光初现。清政府聘请了10多个日本技师和技工到陕西延长进行钻井和采油,并生产出灯油450公斤。这就是中国的第一批石油产品。

  随后,政府、伪满政府、日本侵略者先后在玉门、大连、锦西和抚顺建立炼油厂,进行天然石油和人造石油的炼制,生产车用汽油、灯用煤油、柴油、润滑油与石蜡等油品。可惜的是,这些装置大多规模小,生产的基本工艺落后,且在新中国成立前遭受日本人的严重破坏,到1949年,我国炼油厂的原油加工能力只有17万吨,原油加工量只有11.6万吨;石油产品品种只有12种,产量仅为8万吨,其中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四大类油品的产量3.5万吨,国内消费的石油产品90%以上依赖进口。

  那时,“洋油”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的石油商品市场。据资料记录,1867年“洋油”开始步入中国,随后进口量逐年增加,到1907年,年进口量约合57.6万吨,耗白银超过2500万两。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只能在“洋油”的包围中忍受屈辱。

  新中国成立后,共和国的缔造者在勾画发展蓝图时把恢复和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工业放在了重要位置,开始在旧中国留下的满目疮痍的废墟上自力更生。

  1949年10月1日,广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5个月后,新中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石油工业会议,制定出“大力勘探天然石油资源,同时发展人造石油,长期地积极地努力发展石油工业”的方针。

  新中国把第一个人造石油基地建在了抚顺。1949年至1960年,该基地共生产原油478万吨,加工各种油品300万吨,为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天然原油炼制工业的恢复发展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1949年9月新疆解放时,独山子炼油厂年加工能力只有几千吨。可到了1955年元月,该厂的原油加工能力已达7万吨,实际加工量达4.8万吨。

  据统计,1949年到1959年的10年间,我国先后改建和新建了8个以天然原油为原料的炼油厂,全国原油加工总量提高了33倍。

  在恢复的同时,中国石化工业开始踏上现代化的征途。作为国家156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1958年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炼油厂―――兰州炼油厂和第一座大型化肥厂―――兰州化肥厂相继建成,兰州成了中国石油化学工业行业的摇蓝。

  这是一个载入史册的辉煌日子。1959年9月26日,大庆油田松基3井喜喷工业油流。当时正值苏联专家撤走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4万石油大军通过三年的会战,使大庆油田建成了年产600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一举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这是一个令人终生难忘的时刻。1963年12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二届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布:中国实现了石油自给。那一年,我国石油产品品种已达400多种,自给率达97.6%,中国人使用“洋油”“洋蜡”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克拉玛依、大庆、辽河、大港等油田的发现,兰炼、抚顺、大庆、胜利等一批炼油企业相继建成,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工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石油化学工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石化工业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以提高规模效益,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石化工业建设发展的重要经验。

  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工业的龙头,标志着一国石油化工工业发展水平。60年代初,美国乙烯产量达247万吨时,我国乙烯生产能力才5000吨。为了加快乙烯工业的发展,1973年,我国引进的第一套大型石油化工装置――――30万吨乙烯在北京燕山石化总厂破土动工。与乙烯工程同时动工的还有18万吨高压聚乙烯、8万吨聚丙烯、4.5万吨丁二烯等4套装置,统称“四烯工程”。“四烯工程”的建成,初展了我国乙烯工业的风采。

  1976年9月,我国引进的首套以油田气为原料的30万吨合成氨和48万吨尿素落户大庆石化,掀开我国化肥生产史上的新篇章。随后,12套大化肥装置相继在辽河、齐鲁、巴陵、金陵等地破土兴建。这13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化肥装置投产后,我国的合成氨生产能力提高近1/3,为我国化肥、棉花、粮食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布票是六七十年代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为了缓解“穿衣难”的问题,70年代中期,我国引进了4套大型合纤装置,并率先在上海石化建成投产,辽化、川维、天津化纤的合纤装置也相继建成。这4个合纤基地的建成,共增加合成纤维生产能力39万吨,全国的合纤产量由原来的不足世界产量的万分之一提高到4%以上,为我国结束纺织品凭票供应的历史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中国也一举变成全球第三大化纤生产国。

  70年代末,我国原油产量超过一亿吨。为了综合利用好宝贵的石油资源,国家本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按照“大型、先进、系列、集约、深度”的发展的策略,先后对抚顺、锦西、锦州、大连、兰化、兰炼等老公司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对燕山、镇海等七八十年代建成的一批炼油、化工、化纤、化肥装置也不断跟踪世界领先水平进行了技术改造,特别是燕山乙烯从30万吨到45万吨的改造工程,被誉为“工业技改的一面红旗”。为了扩大经济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又先后引进建设了大庆、齐鲁、扬子、上海、茂名等大型乙烯工程,扩建了上海、辽化等大型化纤基地,建成了镇海、乌鲁木齐、宁夏、九江等大型化肥工程,扩建和改建一批炼油和深度加工装置。

  循着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工业发展的脉搏,我们大家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改革这个主旋律的跃动,看到我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工业在改革中益壮益强。

  从石油化工管理体制来看,改革开放后,我国先是撤销石油化学工业部,成立化学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接着又将全国重要的炼油、化工、化纤、化肥企业联合起来,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经济实体―――中国石化总公司;后又将石油工业部撤销,成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化学工业部撤销,成立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局。至此,中国石油化工工业实现了由工业部管理体制向企业管理体制的转变。

  ――1997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南京地区的金陵、扬子、仪征、南化等石化企业和江苏石油公司联合起来,组建中国东联石化集团公司,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经济效益,防止了重复建设,为下一步改革作出有益的探索。

  ――1993年7月,上海石化率先在上海、香港、纽约三地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境内外上市成功的企业。随后,仪征、镇海、燕山、齐鲁、扬子等石化企业先后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在上海、深圳、香港和纽约等股票市场上市,累计募集资金212亿元,有效地改善了资本结构,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镇海炼化发行2亿美元可转换债券,首开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先河,茂名炼化紧随其后,15亿元可转换债券也发行成功。

  ――1998年,齐鲁石化兼并淄博化纤厂和石化厂成为全国第一例最大的兼并案。随后,广州石化兼并广州乙烯、九江炼油兼并九江化肥等在全国引起震动的兼并案也相继完成,加快了石油化学工业工业资产重组的步伐,有效地提高了资本运营效率。――1998年7月,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学工业总公司基础上,按地域划分,分别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集团公司。重组后的两大集团实现了政企分开,实现了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增强了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就在这一年,中国石化作为中国传统产业的代表,首次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列第73位。

  ――今年2月中国石化集团通过重组改制成立了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并于今年10月成功地在香港、伦敦、纽约三地上市。

  ――去年11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通过重组改制成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并于今年4月成功地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去年8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通过重组改制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股份公司,境外上市工作正在积极的准备之中。

  如今,我国的石油化工行业已今非昔比:预计到今年底,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2.6亿吨,居世界第4位;乙烯生产能力达到450万吨,居世界第六位。

  从“洋油”“洋蜡”到世界500强,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石化工业踏破荆棘、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身影。回顾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石油石化工业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到,改革为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每次改革都是对旧体制的扬弃,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加快了发展步伐,每一次改革都将石油化工工业和企业朝着更优更强的方向推进了一步。